葉插,不是一個新詞,但在沒有接觸多肉之前我也不曉得一片葉子也能扦插繁殖新的生命。在栽種多肉的過程中,我們經常會不小心碰掉葉片,或者修剪插枝之前,摘除下端的三五片葉子,這時就會用到葉插。
首先選好健壯的葉片,摒棄明顯發黃或是葉子根部有損傷等不健康的葉片,否則混在一起栽種,不健康的葉片很容易霉腐進而傳染其他葉片。
至于葉插的花器,我比較推薦沒深度但有寬度的盆,就像下面這個盆景盆就很好用,或者你也可以選擇育苗盒,每穴中插一片葉子,之后也很方便取出定植。
用盆景缽葉插
育苗盒葉插
用土方面,這次我主要用的赤玉土,在盆底鋪上缽底石,然后又放了些大粒的鹿沼土便于透氣,然后在較上面覆蓋的赤玉土。
其實以往我大都用較普通的泥炭混上些許的蛭石等,發芽也沒有任何問題,只是說沒有赤玉土那么干凈罷了。準備好土后,葉插對盆土的濕度是有要求的,太濕葉子容易腐爛,完全干燥不利于生根,生根后也不利于根系生長。所以盆土不能太濕,但又要稍保持相對濕潤,尤其是表土的濕潤,所以一般在栽種前我會用噴壺將表層土噴濕。
之后是葉片的擺放,其實平放就可以生根發芽,只是我比較推崇斜插法,這樣出芽或許比平放稍慢些,但根系能直接插到土中,不需要像平放那樣,出根后再把根埋到土里或者重新在上面覆土。斜插也不需要插得很深,只要保證葉片能斜立在土面就可以了,不要壓得過實,否則可能會影響新芽出土;另外不要直接把葉片的根部插向介質,那樣容易傷害根部,要知道生根發芽就是從葉根產生的,可以用小木棍斜插一個淺坑,然后把葉片放進去。如果是大面積的葉插,可以像耕地壟一樣,分出壟溝,把葉片放進壟溝,是不是就很簡單了呢。
然后靜靜的守候,這段時間不需要很多的光照,尤其要避免正午的強光,否則會耗盡繁殖新芽的養分,一般放在庇蔭處或散光下就可以了。另外這期間如果發現有變成半透明狀的葉片要及早清除,這樣的葉片不會生根發芽并且會很快腐爛;當然遇到霉變的也要盡早隔離避免傳染其它。
根據植物季節環境的不同,15天左右,生根發芽就開始了,幸運的話一片葉子會并發雙頭甚至多頭植株。生根后要及時澆水,保證根部汲取水分,見小生命露頭也要逐漸見光。
葉插的第15天
葉插的第30天
葉插的第40天
之后隨著新芽的生長,老葉片會逐漸枯萎直至自然脫落,這之前不要輕易摘除,否則容易傷及新芽和根系。待新繁育的生命長大,我們就可以給它換新居定植,一輪葉插也就成功完成了。
很多多肉都實現葉插繁殖,像是虹之玉、白牡丹、姬隴月,葉插的效果都能達到一生多;而有些多肉植物則更適合插枝,比如桃美人、八千代和熊童子,但也不是說不可以葉插,只是花的時間會比較久,要有足夠耐心照料哦!
八千代葉插
熊童子葉插
以下分別是白牡丹和藍石蓮的葉插過程
這是我目前為止較得意的一次葉插經歷----玉珠簾
較后來看看盆景缽里當初葉插的成果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